新春走基层|非遗花馍“蒸”出新年味儿

2024-02-18 10:03:23 新华社

  欢天喜地过大年,非遗来把年味儿添。花馍,这个蕴含着传统文化的非遗美味,越来越受到群众欢迎,成为“新”年货,为大家增添了新年味儿。

  这是花馍“金龙送福”。(受访者供图)

  揉、搓、捏、点、切、刻、划……一把剪刀、一把刻刀,再加上一双巧手,一个个普通的面团,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馍制作技艺项目传承人杨国慧的手中,变成了活灵活现、造型各异的非遗美味。

  走进杨国慧的花馍制作间,杨国慧和工人们正在制作一款龙元素的花馍。金色的龙身、红色的龙脊,经过精心雕琢塑形,一条含珠金龙盘于白馍之上,再点缀上福字、元宝、祥云等,“金龙送福”的花馍便呈现在眼前。制作一个单品要经过配料、和面、压面、塑型、粘配件等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蒸好的花馍香味扑鼻,赏心悦目。

  通辽市开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馍制作技艺项目传承人杨国慧告诉记者,花馍是用果蔬汁进行调色,龙、平安福、聚宝盆等造型只有过年才有。仙桃、鱼、福袋订购量最大。其中福袋做的是五种颜色,寓意五福临门。

  这是制作完成的各式花馍。(受访者供图)

  杨国慧制作的花馍寓意美好,再加上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传统文化,来这里订购礼盒的人特别多。礼盒中的花馍品类多样,有寓意平平安安的苹果、事事如意的柿子、健康长寿的仙桃、福禄双全的葫芦等等。为了丰富花馍造型,杨国慧还经常在网上搜索时下流行的图案,并结合老人们讲述的传统图案,自己试着进行加工改造。杨国慧说,她要在传承中创新,在花馍制作中融入内蒙古元素,比如草原、蒙古包、牛羊等。

  这是杨国慧在制作鱼形花馍。(受访者供图)

  花馍,又称“面花”或“面塑”。花馍制作是广泛流传在民间的一种传统技艺。在北方民俗中,春节前要准备好足够全家人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蒸馍、饽饽等主食。精美的花馍寓意着来年的生活蒸蒸日上,也“蒸”出了人们满满的幸福感。

记者:刘懿德

报道员:王超颖

编辑:何莉、赵世芸、熊洁

制作:新华FM工作室

新华社音视频部

出品

 

 

中国食品报网友
联系电话:010-63392022 联系邮箱 cnfoodcul@126.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21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18号

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服务: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  彭殷庆 (高级合伙人)律师13718820003

XML 地图